最近讀了網路某篇文章,正好是生二寶的原因,讓我有感慨想寫這篇。
我是一個本來就篤行多胎的人,反而認識桓爸在討論的時候,他則是認為一個小孩就夠了。
他說:現在的地球資源越來越少,我覺得生一個就好了。
我說:但我覺得孩子一個真的很孤單,他們會需要一個有血緣的人互相扶持,如果光因為地球資源這理由,我覺得生一個跟兩個沒差呀~。
不過因為桓爸本來就比較尊重我的意見,所以生兩個這就達成共識了。
然後也有說最多就是生個三個這樣。
後來有了孩子,他也真的很愛小孩,從來也不曾提及「生一個就好」的這種念頭。
很久以前就提及了,我認為孩子之間是戰友也是同伴。
我認為老二出生勢必有部份原因是與跟老大相伴有相關,但這也是老大必須互通的道理。
紫琳是一個很重視公平原則的人,我認為這原則即使有一天真的手足緣很薄弱,真的很合不來也不要求某方對某方要無條件付出。
但是,我絕對無法認同老二是老大的「禮物」,這種觀念。
就像我看完大家都說很感人的不存在的女兒後,其實我對那個媽媽毫無認同感。
沒有誰天生可以剝奪另外一個人的自主權,也沒有誰天生就要為另外一個人付出,但父母例外。
父母選擇了生兒育女,你就有責任要付出並且指導。
手足出生為手足之情,這是一種同伴以及戰友,但他們沒有互相背負的責任。
只是以人的道德觀來說,會希望兩方互相,珍惜這個緣份而已。
紫琳很尊重只生一胎的家庭,甚至現在我生了兩個,
大家所謂的又要再累一次或者多花一筆錢,這種心態我都可以理解。
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經濟壓力。
我不能說生小孩要花多少錢,畢竟全母乳媽媽,花最多的就是保險、治裝跟玩具。
但是講到未來教育的費用我就完全不敢想了……。
只是,有時候生小孩這種事情,真的會想越多越不敢生。
紫琳生了老二以後,深深瞭解1+1≠2。
很多的事情不是雙倍可以形容,時間少了很多,勞累多了一倍以上。
孩子互搶媽、黏媽,時間調配也很困難。
許多兩胎以上的媽咪都說要一歲以後作息穩定會好一點,我也是如此期待著。
愷愷如今也比較有互動一點,兄弟越大互動越多。
雖然真的好累,可是看著兩個的互動又真的覺得好欣慰、好開心。
紫琳的好處只是兩個都走百歲,所以時間上調配會再比較OK一點。
只是……關於百歲VS親密又有外話,這在愷愷身上顯見了,有空再來詳談囉。